今天是:
学校首页 | 校园门户 | 办事大厅 | 邮件系统 | 图 书 馆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报告 - 正文

土壤碳循环与微生物调控机制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11 10:13:16  点击量:


报告一

报告题目:亚热带稻田土壤长期固碳的关键过程机理研究

报告人:葛体达《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副主编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13日(周六)上午10:00-10:45

报告地点:碳汇楼-101

报告人简介:

葛体达,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一直从事土壤碳氮循环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国内外相关领域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荣获中科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目前担任美国土壤学会会刊《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副主编、《Plant and Soil》客座编辑、《Soil Ecology Letter》和《应用生态学报》编委、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现水稻土微生物光合固碳功能,确立了稻田土壤有机碳输入的“第二途径”;明确了水稻光合碳的土壤传输与矿化及其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之间再分配过程的定量关系;系统研究了土壤碳氮磷循环的微生物生态机制,发现养分计量比是调控土壤原有有机质矿化的关键因子。为揭示水稻土有机碳长期积累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内在机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报告二

报告题目: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微生物驱动机制

报告人:罗煜《Biogeosciences》副主编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13日(周六)上午10:45-11:30

报告地点:碳汇楼-101

报告人简介:

罗煜,浙江大学“青年求是学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委员,获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际腐植酸协会奖等。一直以来从事土壤微生物、同位素生态等领域研究,采用同位素技术、分子标识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微生物调控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及机理。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英国BBSRC的资助,于2009-2011年间赴英国洛桑研究所从事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机制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访问学者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UC-Davis大学、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惠民计划等项目子课题。迄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11篇,其中在土壤学领域顶级期刊Soil Biol Biochem上发表6篇论文,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编或参与撰写中英文书籍2部,参与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Global Change Biology、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等期刊审稿(约40篇/年)。担任《Biogeosciences》副主编、《Biogeosciences》与《Biochar》编委,《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的Submission Editor、《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与《Plant and Soil》客座编辑(Guest Editor)。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联系人:李永夫

                                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8年10月11日



上一条:学术报告:重金属微生物石化封存技术

下一条:学术报告: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案例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浙江省教育厅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7号学院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40889 传真:0571-63740889 邮箱:hjkj@zafu.edu.cn
COPYRIGHT © 2019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ET.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