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助力乌镇环境治理、助推乌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2019年6月27日—7月1日,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开展了“校地党群联姻助力环境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6月27日,“校地党群联姻 助力环境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乌镇横港国际艺术村举行,桐乡市、乌镇镇、浙江农林大学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活动,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由乌镇党委委员孙杰主持。
启动仪式上,乌镇党委副书记董树华对浙江农林大学乌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表示欢迎,从“文旅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特色党建”等方面介绍了乌镇“一业一网”等相关情况。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韦新良对桐乡市、乌镇镇人民政府表示感谢,并从学校发展、学院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平台条件、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高宇列与桐乡市团市委副书记祝逸共同为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桐乡市市委组织部科长姚雨静与浙江省“剿灭劣V类水”首席技术顾问、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曹玉成共同为浙江农林大学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基地揭牌,桐乡市图书馆副馆长申伟与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共同为实践团授旗。双方团委签订了共青团合作协议。
启动仪式结束后,实践团在乌镇农经中心、乌镇组织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美丽乡村横港的建设情况。
6月28日,实践团分组考察学习了凤岐茶社、乌镇互联农业博览园、湖羊庄园、董家茭白基地。
“智慧农业”组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团委书记纪浩的带领下,来到凤岐茶社进行实地考察,平安·凤岐茶社数字经济孵化器副总裁郭瑞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陪同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凤岐茶社大数据农业展示厅、乡村振兴体验馆、三农云端平台、农业物联网中心等智慧农业载体,重点介绍了“云上农场”、“云上农校”、“全过程追溯”前沿技术。在座谈会上,副总裁郭瑞系统介绍了凤岐茶社的概况。座谈会结束后,“智慧农业”组驱车前往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浙江道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胜伟亲切接待了实践团成员。他详细讲解了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就技术投入、市场行情、未来发展规划等与实践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谈讨,并安排工作人员采摘温室内的水果供成员们品尝。
“环境治理”组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党委副书记冉琰的带领下,来到湖羊庄园、董家茭白基地进行座谈及走访调研。环境治理”组走访参观了羊文化博物馆、青贮窖、标准化羊舍、“不一羊”亲子园等地,听取了湖羊庄园有关负责人关于“秸秆氨化——湖羊饲料——粪便回田”绿色循环饲养模式的介绍。随后,“环境治理”组走访调研了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向
“环境治理”组介绍了茭白育种、茭白采收、茭白与泥鳅共养、现代物理杀虫、产品营销等情况。“环境治理”组围绕新生劳动力缺乏、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与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6月29日,实践团走访竹芸工房、椿熙堂养老中心,进行考察学习以及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工作。
竹芸工房工作人员薛瑞光对实践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在他的陪同下,“智慧农业”组参观了竹编艺术品展厅,近距离感受到了竹编产品的精湛技巧和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随后,他带领大家来到DIY制作室,向大家讲解竹芸工房的概况。工作人员为实践团精心准备了最新研发的“竹编材料包”,在浓厚的竹编文化熏陶下,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进来,亲身体验竹编产品的制作过程。
离开竹芸工房后,实践团来到椿熙堂养老中心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在椿熙堂三楼图书馆举办了垃圾分类主题宣讲会,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团委书记纪浩从垃圾分类的概念、国内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桐乡市垃圾分类的要求等方面,向老年大学的老人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通过知识竞赛与老人们进行了互动,围绕垃圾分类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老人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宣讲会结束后,实践团在椿熙堂养老中心周边街道开展了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和调查问卷,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地环境治理现状的了解,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30日,实践团赶赴乌镇人民公园、谭家湾文化遗址进行水质和土壤采样。
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家森的带领下,实践团冒雨对乌镇人民公园内的河道进行布点采样。在吴家森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高效率的完成了8个点位的水样采集工作,这些水样分装在专业的实验仪器中,将被送往浙江农林大学专业的实验中进行水质的分析,后续的分析结果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乌镇的相关部门,供未来进行决策参考。
随后,实践团驱车前往谭家湾文化遗址进行土样采集。谭家湾遗址因是考古发掘后遗留土地,土层破坏严重,表土层厚度在一米左右,实践团此行的目的便是对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为更加全面、严谨的分析谭家湾的土样,实践团成员分别对遗址中的水稻地、蔬菜地、果木地、桑树地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在采集土样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地面变得十分泥泞,加大了土壤采集的难度,同学们面临困难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以饱满的工作态度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克服了阻碍,顺利的完成了所有片区的土壤采集工作。
7月1日,实践团与乌镇镇人民政府在乌镇农经中心举办了“校地党群联姻 助力环境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总结大会暨主题研讨会。桐乡市党委副书记董树华、乌镇镇副镇长蒋驹裔、乌镇镇团委代书记沈娟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学院团委书记纪浩出席了本次活动,实践团全体人员参与了本次活动。研讨会由镇团委代书记沈娟琴主持。
实践团学生代表张力文、杨为中、王胜男分别围绕“助力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打造农旅特色品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乌镇绿色农业发展”、“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乌镇农业发展新模式”三个主题进行了主题交流。
乌镇镇副镇长蒋驹裔介绍了乌镇绿色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现状。蒋驹裔对浙江农林大学赴乌镇实践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代表的主题交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给地方绿色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指出,“校地党群联姻,助力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是在校地项目合作基础上的提升和深化,校地双方党员、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增进了交流、增长了才干,希望进一步创新校地党群联姻的模式、丰富校地党群联姻的内涵、提升校地党群联姻的成效,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积极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校地党群联姻,助力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是校地共青团正式结对、是校地党群联姻的启动预热、是校地全面合作的深化升级。在为期五天的调研实践中,实践团师生深刻认识本次实践的重要意义,秉承和践行浙江农林大学“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发挥学校“肯干、能干、实干”的品质,在实践中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能力水平,活动安全、有序、扎实、高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环境与资源学院 袁根生、王海波、蒋学庆、李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