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陈信力教授等人在《Science》旗下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Advances》(中科院1区Top,IF=13.6)在线发表题为“Functional diversity enhances dryland forest productivity under long-term climate change”(长期气候变化下功能多样性增强了干旱森林的生产力)的研究论文,证明了在水分逐渐下降的压力下,树木多样性高的干旱森林仍能维持相对高的生产力水平。
干旱地区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球陆地表面超过41%,其生物群落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气候变化、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严峻挑战。特别是这些地区的森林,对气候变暖和干旱等环境变化极为敏感。为了确保其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抗逆性。
近年来,气候政策中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解决方案通过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和韧性来提升其抗逆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有效的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尽管一些研究已表明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能更好的抵御干旱等环境压力,但缺乏长期观察数据的支持。
基于此,陈信力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通过分析2491个森林样地超过57年的数据,探讨了树木功能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对森林生产力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干旱地区森林生产力因水分下降的压力而普遍下降,具有较高功能多样性的森林却能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而功能多样性较低的森林生产力下降更显著。此外,具有资源获取型特征的森林可以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具有耐旱特征的森林对干旱表现出更好的抵抗能力。该研究表明,促进森林的功能多样性可以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韧性。通过了解树木物种的功能性状,森林管理策略可以优先选择能够耐受或从变化的环境条件中受益的物种,这对于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应付气候变化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结果对森林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干旱地区森林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强调了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关键生态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浙江农林大学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单位,陈信力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助理教授Masumi Hisano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环资院、碳中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