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院心理辅导站站长李婷、院学生会秘书长卢晓晨、院专任教师孟亮老师的带领下,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和美共富,碳索浙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开展了一场以“碳觅‘未来乡村’,护航‘绿水青山’”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各类水质监测手段,深入了解指南村污水治理现状,为该村的低碳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在浙江双良商达环保有限公司驻村技术员的带领下,实践团考察了指南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实践团了解到,临安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全域村落景区,农村污水治理是重点和难点。该站点位于4A级村落景区指南村内,为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村落景区生活污水提标处理成套设备及智慧运行研究与开发”示范项目。站点服务农户76户(其中农家乐22户)+公厕,日处理水量200吨。处理终端采用改良A/A/0+发酵强化+生态滤池的处理工艺,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一级A标准。站点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移动管理,实现了“节假日模式、高浓度模式、低温模式”等模式化智慧运行。尾水经强化处理后用于冲厕、灌溉,污泥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制作农家肥。
实践团在村内设置了多个监测点,利用便携式水质仪等先进设备,并对农村生活污水等水样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指南村污水治理的现状与需求,实践团发放了调查问卷。实践团将结合水样监测数据,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污水解决方案。
在实践过程中,随行的指导老师耐心讲解了水质监测的原理、方法及重要性,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低碳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坚定了他们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的决心。
作为农业农村部首批低碳乡村培育试点村,指南村在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团成员们与村民一同见证了这些低碳实践成果,感受到了乡村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他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学带回校园,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更多乡村的低碳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